![](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食叶草(蛋白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发达,茎直立不分枝,根茎部着生侧芽;叶簇生,光滑全缘、叶色青绿,披针状长椭圆形,长50至85厘米,宽10至35厘米,叶柄长20至60厘米;初夏茎梢着生淡绿透粉白色小花,圆锥花序,雄蕊6~8枚,雌花柱红紫色;果实外包翅状的宿存萼片,三棱型小坚果,黄褐色,落粒性强,种子380粒左右重为1克。
食叶草(蛋白草)主根粗壮肥大,具有越冬能力,茎直立、粗壮、有棱槽。拔节前茎缩在地表处,叶片重叠成莲座状;收割后植株的地上部干枯死亡,根部的胚芽开始生长至冬眠,越冬休眠后,在根顶处长出新叶,进行第二次营养生长。在冬季地上叶片枯死,在地下形成多个越冬芽,来年春天返青生长。
食叶草(蛋白草)种植一次可连续生长几十年,寿命长,产量高,每亩产鲜草25吨左右,也有产量达到40吨以上,产量高低与土壤、水源、肥料、田间管理、收割次数有关。食叶草(蛋白草)根据需要决定收割时间,一般在15~25天左右收割一次。南方一年四季种植收获。
2、食叶草(蛋白草)既具有高产、速生和品质优良的特性,又有极强的耐寒性,壮根后能耐-40℃的低温,它还具抗旱、耐涝、耐碱、耐贫瘠、适应性广、抗逆再生能力强等特性,适于在盐渍土壤种植,可在PH值9.5、含盐量0.6%的土壤生长,不受山地、田间限制种植。
3、食叶草(蛋白草)在温度35℃以上高温季节,生长缓慢,遇高温季节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持水灌溉。
4、食叶草(蛋白草)在北方12月中旬进入半枯萎期,来年3月返青,返青后根茎部的叶簇再生,春天茁壮成长。
编辑
1、耐盐碱:食叶草(蛋白草)在PH值9.5、含盐量0.6%的盐碱地及沙荒地中均能正常生长,而大多数作物在土壤含盐量超过0.3%就不能正常生长。它的抗盐碱特性对充分开发利用和改造我国盐碱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耐寒抗旱:由于食叶草(蛋白草)是在北纬-35℃以上地区培育而成,对寒冷具有"先天"的适应性,在-40℃条件下可安全越冬,抗寒性强,雪溶返青;食叶草(蛋白草)根系可深达1米左右,能充分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在年降雨量为130毫米的地区仍能生长,有效抵御因降雨少造成的热风干旱死亡,最适合在那些"靠天吃饭"的干旱地区种植。但食叶草(蛋白草)又是喜水植物,水源充足即长的快又长的壮,产量高,品质好。
3、产量高:由于食叶草(蛋白草)生长力强,北方春、夏、秋三季收获,若在水、肥及管理好的条件下,年亩产鲜草20~40吨左右;南方一年四季随长随割,产量更高。
编辑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条件和不同年度的气候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科学种植,提高食叶草(蛋白草)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一)种植时间:北方春播或秋播,南方一年四季播种。
(二)种植方法:播种或育苗移栽。
食叶草(蛋白草)种植采用大田直播或育苗移栽两种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方式。两种方法优质对比:
☆育苗移栽:食叶草(蛋白草)由于种子太小,育苗移栽的好处是提早栽培时间,成活率高。特别是在盐碱地、沙荒地和炎热期,育苗移栽比直播容易成功,节约种子,出苗整齐,管理方便。育苗移栽虽然种子量减少,但人工费用大,成本相对比直播增高,大面积种植可采用机械化移栽。
☆大田直播:好处是能够实行机械化作业,有利于节省劳动力。大田直播对耕地、翻地要求高,对土壤的地表温度、气候温度、水分等条件均有一定的要求。
1、育苗移栽
⑴ 育苗方式:育苗方式分为保护地育苗、塑料薄膜覆盖育苗、遮阳网育苗、露地育苗。可根据便利条件选择,几种育苗方式注重在气候条件适宜、温湿度都有保证的情况下进行,做好管理环节。
⑵ 育苗地选择:育苗基地应选择离大田较近、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疏松、有灌溉条件的温室、大棚或露地。地下病虫害严重的老菜田以及盐碱地不适作育苗地。
⑶ 作畦:育苗畦宽1.5米左右,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灵活掌握,以能够整平畦面为限度。畦面要求平整而细碎,播种前要施足肥、灌足水。在粘性土壤育苗最好在畦面铺一薄层沙土盖住畦面即可。
⑷ 育苗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2小时,清除杂质和瘪粒,在室内晾至种皮无水、种子自由滑落时即可播种,浸种过的种子不宜再过分干燥。
⑸ 育苗方式:食叶草种子小,为了预防种子被水冲进土块里,影响出苗,苗床必须先施足基肥,耙平,耙细,浇足底水,待水分下渗后再按行距播种,覆土厚度不能超过1厘米厚,在苗床上盖塑料薄膜,约5天左右出苗。幼苗期宜稍遮阴,防止烈日灼伤。为了使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每天傍晚喷洒一次水。当幼苗长出5~6片叶时即可移栽。
⑹ 播种量:每亩播种250克左右。
⑺ 幼苗管理:播种后需要控制温度,地表温度低于10℃需覆盖地模增温与保湿,地表温度超过28℃需遮阳降温。出苗后要防止高温、暴晒、霜冻、水淹、干旱等不利因素对幼苗的伤害。覆盖地膜的要在出齐苗长到5个叶时揭膜。
⑻ 移栽
① 选地:食叶草(蛋白草)适应性强。在南方、北方均都能生长。但为了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中、排灌方便的耕地。新开垦的盐碱荒地应经过改良熟化后再进行种植。如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选地条件可放宽。
② 整地、施基肥:对于未翻耕土地要进行翻耕。冬前已翻耕的土地要浅耕或耙地。翻耕深度要在20厘米以上。整地要求平整、疏松、土细。采取渠灌方式的要根据播种机和收割机宽度作畦。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肥量则根据土地贫瘠情况决定。缺钾地区要适当增施钾肥。
③ 定植:定植可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方式。机械开沟、人工起苗、栽植。开沟距离50厘米,沟深根据幼苗根系长度掌握,以保证栽直根系为合适。要求开沟要直,以利田间管理。起苗带土保护根系,尤其是不要使根系失水。苗龄40天左右,叶片5~6片时进行定植,如苗龄大,根系和叶片过长,可采取截断根系(留10~15厘米)和叶片(留10厘米左右)的方式移栽,移栽时带土坨栽植,因幼苗纤嫩,容易失水,起苗后要及时栽植,要随起随栽,移栽后压紧立即浇水。活苗后应中耕松土,行距40厘米,株距为30厘米为宜,每亩均4500~5000株有利于生长和产量。栽植要求栽匀、栽直、栽正、深浅合适,栽后踏实,灌足水,确保成活率。
2、大田直播
⑴ 选地:与移栽要求相同。
⑵ 整地、施基肥:大田起垄直播对地面平整、细碎的程度要求更高,地面不能有过大的土块,在播种前要将土细碎镇压,施足基肥,浇足水或在整地前浇足水并保持底墒,有利于抢墒播种。
⑶ 播种期:食叶草(蛋白草)种植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高于30℃以上不宜播种。在北方温达到15℃以上可播种,最迟播种期不得晚于食叶草(蛋白草)停止生长前两个半月。播种过晚,根内养份贮藏不足,不利于越冬和返青。春播生长旺盛,当年就容易获得较高产量,缺点是需要在苗期注意控制杂草。秋播的好处是杂草容易控制,入冬后一年生杂草自然死亡,缺点是播种当年产量低。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播种时间需因地制宜。
⑷ 播种量:因为种子颗粒太小,直播比育苗浪费种子,每亩播种量250克左右,如果大面积种植为了保证播种均匀需混合3倍左右的填充料。填充料可用小米、过筛二铵以及其他与种子大小、比重、光滑度相近且对出苗无害的物料。
⑸ 播种方法: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条播为好。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待间苗时确定,以35厘米为宜,播种深度不得超过1厘米。
(三)种植要求
1、整地与施肥:深耕土地,整平耙细,可施农家肥、沼肥、钾肥、磷肥,用量可根据土壤状况自定。
2、温度在15℃以上可播种,高于30℃不易播种。若要播种必须保持土壤湿润,采取降温措施,确保出苗成活率。
3、种植方法
⑴ 直播:大田直播以条播、穴播、撒播均可,播深为1厘米,不得深埋,影响幼苗出土。
⑵ 施肥与灌溉:株幼苗定植时需适量的磷、钾肥,定植后浇足定根水,5天后再灌一次。每次刈割后都应灌水施肥,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⑶ 田间管理:除草、中耕和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生长。生长第二年以后需及时中耕松土。此外,应注意防止蚜虫和白粉病的发生。
⑷ 刈割:植株高40厘米左右即可第一次刈割,以后每隔20~25天刈割一次。及时刈割可使植株保持在发育的幼龄阶段,生命力旺盛。刈割时留茬高5~10毫米,最后一次刈割应不晚于停止生长前25天,以利于植株越冬。
(四)墒垄种植(供参考)
根据食叶草(蛋白草)多年生、繁殖快、叶茂盛、根系壮等特性,墒垄种植最适合。
墒垄种植,便于铲埫、追肥、浇水、除草、收割等管理。墒垄种植增加通风、透光,增加它们的光合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1、墒垄种植有效提高产量。由于作种植在垄上,叶片上冲,垄沟变成通风、透气、透光的走廊,能促进作物发挥群体增产优势,一般能增产30%左右。
2、墒垄种植节约用水。墒垄种植改变了地面灌水方式,由大水漫灌改为小水沟内渗灌,可节约用水30%~40%。同时,消除了植株根部土壤的板结现象,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品质。
3、墒垄种植便于浇水和追施肥料,尤其便于大小行距间隔沟浇水和交替追施肥料,容易控制浇水量。
4、墒垄种植便于田间管理。由于采取墒垄栽培,等于在两个高垄中间留了人行道,管理起来更加方便。人在垄道内行走,不至于踩踏作物,便于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和收割。
5、墒垄种植有利于作物体内有机物的转化与积累。墒垄种植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改为波浪型,扩大土壤表面积30%以上,从而增加了太阳光能的截获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有机物的转化与积累。
6、墒垄种植利于土壤耕层通气和根系呼吸,有利于吸收矿物质离子,提高作物防涝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墒垄种植能加大土壤耕作层的昼夜温差,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发达,有利于促进苗壮和花芽分化,能抑制徒长。
(五)田间管理
1、田间管理工作是除草和保墒。食叶草(蛋白草)是喜水作物,幼苗期应尽量保持土壤湿润。成苗后由于叶片多而宽大,生长快,很快就会封垄,可以抑制杂草的孳生。当株高达到4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刈割,刈割时留茬5~10毫米高,以利再生。根据需要刈割,22天左右刈割一次有利于植物生长,每次刈割后,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沼液最好,适当配合磷、钾肥。
2、食叶草(蛋白草)在生长过程如有杂草丛生,采用人工除草,不得擅用除草剂,以免适用不当造成减产。
3、食叶草(蛋白草)因蛋白质含量高易遭虫害,在生长22天内收割可以避免。
4、种植食叶草(蛋白草)开发食品、保健品或牲畜养殖,不易喷洒农药,应使用生物农药。
5、种植食叶草(蛋白草)适合追肥,沼液或液氮肥最好。
6、食叶草(蛋白草)因蛋白质含量高,不易长久存放,不能在高温下存放,易腐烂。腐烂的食叶草(蛋白草)人、畜均不能食用,收割后要尽快采取保鲜储存措施。
编辑
食叶草(蛋白草)一草两用,粮草兼顾。食叶草(蛋白草)经过相关检测,高含植物蛋白质,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绿原酸、有益矿物质等,特别是钾、硒、SOD、异黄酮、大黄素等有药用功效的元素,可用于开发粮食领域、食品领域、保健领域、药物领域、饲料领域、肥料领域、一次性餐具领域等。
细节请联系13097070075
也可识别二维码